姜奇平
【eNet硅谷动力专稿】在我最近一次的台式机升级中,我选择了AMD。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在最近3个月的使用中,这台大恒的AMD机,除了在开机时有些令人不悦的噪声外,一切运转良好。在我最担心的主要计算应用——DV转换压缩上,甚至超过了原来我用的联想P4机。因此我开始相信,AMD已经成长为可以信赖的CPU竞争者了。AMD来得正是时候,因为在即将到来的64位计算时代——我相信它的到来将会比人们意料快得多——我们消费者需要看到一场真正的竞争。
我过去给别人修过无数台机器,自己也换过差不多无数台机器。从8位芯片玩起,到16位机、32位机……。记得奔腾刚出来的时候,我在技术专栏中鼓动大家放弃当红的386,赶紧升级到奔腾,最特别的一个理由是,以后32位各系列CPU不管怎么升级,都可能继续叫奔腾,相比386、486的一目了然,外行最有可能搞不清你的机器升级到哪一步了,因此保值效果最好。这话看来还真叫我说中了。只是,从那以后,已经习惯了计算机位数连年翻番的我发觉,时间似乎忽然停止了,因为PC再也没有升到64位那样的巨大进步了。可以说,我是带着“真没劲”这样的感觉,告别了在我看来发展得不够快的技术界的。
直到这么多年后,我第一次使用AMD机,我才找到了导致我当年失落感的原因。不是技术出了问题,而是竞争出了问题。英特尔太优秀了,它越是优秀,越是令人钦佩,我们作为研究者虽然越有好的学习榜样,但我们作为消费者,却越没有选择的余地。结果就是64位机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日期,一天天拖后了。如果当时AMD们在市场竞争上再多点出息,我们今天恐怕早就该享受到64位的幸福了。那些微软的拥趸们,至今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有一个最优秀者的垄断,永远比不上至少两个势均力敌的较力者相互竞争,对我们消费者来得更有利。
如今的消费者,愚蠢到了不动脑子的地步,竟然还在争论需要不需要64位技术。技术与需求永远处在循环促进之中,没有停的时候。他们忽略了真正的问题——怎样才能从厂商竞争中获得最大好处。显然,英特尔与AMD一旦展开了真正势均力敌的竞争,消费者只要张开愚蠢的嘴巴接天上掉的不管哪一位的馅饼就行了。历史经验表明,不管XING软件、还是DVD带来的需求,都是主动送到消费者嘴边的,他们根本不用操那闲心,担心到时有没有需求。至少在我看来,3D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应用,还差得十万八千里呢,就是128位机也远远不够用。
所以我们真正应当关心的,是64位技术的竞争形势,能否形成对消费者最有利的局面。我把这种展望概括为几要几不要。
关于“不要”什么:
一是不要担心64位技术有没有需求。短期当然要考虑这个问题,但从长期看,这根本不是个问题。64位技术来得不是早了,而是太迟了。这一点只要想一想当年8位升级到32位的情形就不言自明了。
二是不要担心64位技术的市场纵深。我认为64位技术一旦铺开,至少两个方面的需求,会把64位技术能力吸收得无影无踪。就象北京只要建成一条号称10年不过时的环路,第一个月就肯定会被新增的小车堵死不可。首先是支撑体验经济热所必需的3D应用、虚拟现实应用和高端游戏等,现在的32位技术才刚刚勉强到了COOL,64位才能让达到酷毙级,至于要达到日本搏击美国的GNC(Gross National Cool,国民“酷”总值)战略要求,64位技术也就咣当咣当一个破马车的水平。其次是支撑知识管理所需的人工智能搜索引擎应用、适应个性化需求的大型数据仓库管理应用、个人知识助理应用等。我担心64位技术整个加起来都不够用。
三是不要担心64位与32位技术的转换难度。这道理不用说了,只要看看历史就会清楚,32位升级到64位,绝不会比从DOS升级到WINDOWS给人们带来的心理跨度更大。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至于“要”怎么样,矛盾集中在AMD身上,它争气到什么程度,决定我们享受64位技术的速度能快到什么程度。我谈几点切身感受
一是要处理好CPU和主板集成问题。AMD在最终用户市场包括DIY市场上,占有40%市场份额,这是了不起的成绩。但AMD市场能力本来有限,他不可能四面出击,到处点火。我7月份观察中关村市场发现,AMD的真正机会,在于重点出击,主攻CPU与主板搭配销售这一个点。AMD现在有点得意洋洋的样子,以为周边厂商的芯片组配合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我觉得他差得还很远。AMD应当懂得,不是最终有多少多少厂家跟了你决定胜负,而是在市场的最佳机会点上,看有多少主板厂家配合你。用户心理是(以我为例),早就听说AMD与主板不配合,至于哪一种主板配合,中关村到处都是骗子,都不说实话,问不出个真话来。相反,P4与主板搭配根本不用操心。我向我的技术师傅打听,才摸到海龙某一层某一柜台,对上“联络暗号”,跟做地下工作似的。我当时就觉得这AMD的市场做得差劲透了。哪有让顾客象地下党找组织似的找他们?如果换了我做AMD代理,我第一件事就是要主打AMD与某一主板的最佳固定搭配,照着品牌的架式打,一举打消发烧友对AMD的核心顾虑。就拿我选机器来说,如果不是认准了AMD与某主板的关系,我就会放弃。这个问题背后反映的是AMD在市场刺刀见红处能力的不足。解决好了非常有希望超过英特尔。
二是要处理好品牌机问题。DIY市场取胜,AMD只相当于一个卖大白菜的农民。处理好与品牌厂商的关系,才能混成个搞“批发”的。这方面AMD特别让人生气。英特尔的招数就明摆在那儿,又没藏着掖着什么,AMD整个一个榆木疙瘩脑袋,着急的看客都看出门道来了,他自己却在那儿发呆,不知怎么拆着解着。这回在64位上,倒是有曙光来捧场,但光有曙光显然是不够的。如何调动品牌机厂商,是AMD与英特尔中国之争的决战关键,也是一个最大悬念。我不想得罪英特尔,所以不想深入谈论这一点。
三是要处理好与微软及各大PC、服务器厂商的关系。这方面AMD这回大有起色,不象以往那样孤家寡人了。不过,目前微软、HP、戴尔和一些日本厂商的支持,还都是一些表面现象。与谁说是AMD长进了,不如说是他们主动靠上来的。这和WINTEL联盟有本质的不同。知人知面不知心,AMD要提防哪天对手一变招,一切都可能改变。AMD在这方面显然还只是一个新手。AMD不要总一副“老子技术天下第一”的态度,POWERPC比你怎样,G5比你怎样?不都在一边凉快着吗。
四是要处理好与应用软件商的关系。64位技术之争,注定将是持久战。人心向背决定持久型战争的胜负。争取应用软件好比打人民战争,重在兵民结合。观察AMD“前沿部队”的情形,还不象打持久战的样子。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回顾历史,486DX100的关键翻身仗,借助的是XING1.3。这个软件表面上是个应用软件,其实是搭载其它应用的平台。IBM软件取天下,文章也是做在中间地带。反观AMD前沿,尽是一线摇旗呐喊的,但却不见战略纵深。这就犯了一个兵家大忌。 AMD想问题不能总是这么浅。跟应用软件商配合,要有一个长远打算和招法路数。不能没有梯子就往墙上爬。其实机会是有的,举例来说,现在RM技术这么粗糙,还居然有市场。AMD应该当仁不让,上去一脚把它踹了,把旗子夺在自己手里。它会因此把显卡厂商、硬盘厂商、内容制作商等都团结在自己周围。我这只是举例,不是要AMD真这么去做,是希望他向搭桥这个思路上去想。
谈了这么半天AMD,曾非对英特尔有什么意见。作为消费者,自然希望64位技术形成竞争,百花齐放。AMD现在处于弱势,当然希望他能把状态调整得更好一些。没有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