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已经读了3章了,这本书在全世界的企业中寻找到的堪称“卓越”企业的名字似乎都没有“可口可乐”、“苹果”这么如雷贯耳,这些企业大都是某一领域的巨头,他们喜欢低调内敛、细水长流的发展模式。作者似乎并没有把大量的笔墨花费在介绍这些企业的发家史上,更多的是强调他们领导者的经营管理之道。
在三章中感触最深的一句话还是“优秀是卓越的大敌”。这句话无论是放在企业还是个人层面上都很合适,作为企业来讲,想要拿到资金、建立生产线、获取利润并没有多少困难,很多企业只需要一个有点头脑的领导人再加上一点运气,赶上一波浪潮,就能轻松随意地在某一领域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像当年中国的很多企业都赶上了互联网普及的好时候,这其中不乏优秀的创业者,他们的领导人被称为“人生赢家”。
一段时间过去了,浪潮褪去,当年优秀的企业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留下的就是卓越的行业巨头。卓越的企业之所以能成功,就是没有局限在当时“优秀”的泥沼中,他们深刻地意识到,形势大潮浩浩荡荡,一时的机遇不能保证长远的市场份额,潮流在变、市场也在变。卓越的企业能够居安思危、不断进取,紧跟时代大潮,不止步于一时的优秀。
这句话放在个人身上依旧合适,调查显示,一个人从一无所知到行业专家平均需要7年的时间,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资历”,优秀的人用7年的时间成为行业资深人士,但卓越的人能够用7年时间成为行业的领导者。惰性是人类共有的潜在基因,很多人满足于优秀的层面,就此止步奋斗,安享成果,仅少数能够意识到时刻进步的必要性,这些人在成为优秀以后奋斗到了卓越,而另一些优秀者却难以望其项背。因此,优秀的人分为两种,一种人不断奋进追求卓越,一种人安于现状,最终仰视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