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会人,在不同阶段都要扮演一个或者多个角色。子女角色、父母角色、丈夫(妻子)角色、领导角色、职工角色...拥有这个角色就意味着你被赋予了相应的使命:子女孝顺父母、父母抚养子女、领导带队发展、医生救死扶伤、警察保家护国...
处在一个角色中,首先要认识到这个角儿的使命并且正视它。只有这样,人们才会发自内心生出使命感,才会催生出重大的责任感。一个极端的假设,如果一个国家的医生都丧失医德,收取高价费用才治病,甚至见死不救。医生忘记了使命唯利是图,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如果大家在自己的角色里都有样学样不顾使命不负责任,警察忘记使命不保卫家园,学生忘记使命不发奋学习,子女忘记使命不善待老人...这样的国家没救,你也跟着完蛋。相信这个极端假设肯定不存在,但是人与人之间会相互影响是绝对不可否认的。
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人,能改变他的只有他自己,我们能做的只有影响他。虽然不同的角色都有不同的使命,但个人觉得,这些使命都指向一点:从自身出发,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也给身边人带去正面影响。数学有个口诀:“正正的正,负负得正,正负得负”。套用在人与人之间的影响上,一般情况会是“正正的正”——你本身有使命感责任感,再接受一个正面影响,那一定是1+1大于2的结果;“负负得负”——你本身就是负面人物,身边还都是没品的朋友,那结果能有好么,除非你哪天顿悟;“正负得正(负)”,这个的结果具体是正还是负就要看这个人自身的修为了。然而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大部分时候都处在这种“正负”相互影响中,所有影响潜移默化。
很久以前开始,我变得不知道什么是“无聊”了,没有特长也没有特别的爱好,属于兴趣真正广泛的人,练字、看书、听歌、爬楼梯、压马路…坐在窗户发呆一整天什么也不做,盯着窗外的树枝树叶都觉得很有意思。说到看书,就要说加入硅谷动力对我的一个影响了,我看书的类别虽然也很广,可以说是杂,但是《基业长青》相关的书籍,之前绝对没在看书计划内。现在一本本列入了书库清单,不曾想过我也会看这些书,扩充了书库的感觉也蛮好,欣然接受。它们不是工具类书,所以看完受什么益不能立竿见影,但不管什么书,判断它好不好、有没有用,也只有坚持看过的人才能加以评判。因为这类书籍读的甚少,所以刚开始读会觉得比较生涩卡顿,整合到自己大脑里会比较慢,但是这类书是想通的,多看几本,书中特有的词汇、语句、见解在大脑的库存量大了,就可以孰能生巧。什么事也经不起你的坚持。
正正的正,负负得负,正负得正(负),从这个生活口诀看,一旦你担任了某种角色,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能修成什么样的果,还是要看你的使命感、责任感,做到提升自我,带给他们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