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朋友圈看见了高中班主任分享的一段母校激励学生高考的视频,我才意识到,一年一度的高考,又来临了。
我仔细地回想了一下关于高考的记忆,脑海里的很多事情依然清晰。我记得学校食堂里轮番播放的励志片,记得彻夜灯火的教学楼,记得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明来背书的同学,记得每一个语重心长的老师,记得高考时的焦急和不安。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20多年里,中国社会一直将有幸能被大学录取的少数人称为“天之骄子”,很多因出身和地位而无法取得推荐上大学资格的普通人,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当年中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录取27万人,比例是21∶1。如今这些人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坚定的支持者和参与者。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校数量的快速增长,当年考大学的高淘汰率已不复存在。
“高考是阶层性的考试,农村地区越来越很难考出来,我是中产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能看到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这是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第一名熊轩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段话,此话一出便引发热议。有人说“太耿直”;有人说“第一名才有资格谈论游戏规则”;也有人说他和其他的高考状元相比,似乎更有“胸怀和良心”。无论是哪一种评价,熊轩昂无疑触动了“敏感”地带,将教育与阶层之间的微妙关系一语道破,戳到了时代的痛点。
越来越多的人在讨论高考的公平性和必要性。但在我看来,这场仪式感十足的考试,其实只是一场毕业礼,是从规划性学习跨越向自由性学习的一步,在这之前,我们了解的知识目录,往后的人生,才是书籍本身。
一种说法是:高考之前,是我们知识最丰沛的时候。我们会做代数和几何,会做物理受力分析和化学式,背得出历史年表——而我们毕业之后,什么都不会了。
其实不是的。
高三为了备考的学生,会背诵一大堆书本提炼好的知识,读了这些,给人一种富有知识的错觉。但那些更多是索引,是入门。比如,多少人都背历史书,都知道文艺复兴三杰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和达芬奇,知道文艺复兴大师多。但大多数高考生,未必说得出当时意大利其他大师的名字。提起姜波罗尼亚、里皮父子、安杰利科、马萨乔、乌切罗、提香、乔尔乔内、佩鲁吉诺,知道的怕没几个。哪怕对达芬奇等三杰,也怕是只知道几个巨作的名字而已。
如是,在高考之前,我们知道的,大多是索引,是入门,是大纲,但不是知识本身。好比周星驰版电影《鹿鼎记》里,韦小宝要练绝世武功,陈近南给韦小宝一本薄薄的书,然后一盆凉水泼下来:“这是绝世武功的目录,秘籍在那里”——指了指另一桌堆积如山的书籍。
高三给学生们的,其实是一些基本的认识世界的工具,以及一些浮光掠影的,世上知识的目录。有些知识,因为高考存在,当时会显得很无趣。但许多年后,你会发现,那也许是你最后有时间接触某些美好的知识了。高三不是知识的巅峰,只是你掌握了许多题目的做法、有许多索引和入门,可能还有人生中最自律的一段时光。
对大多数有一定总结和归纳能力的人而言,你的知识,总会随时间慢慢增长的,虽然也许无法归纳为语言,但你所知道的,只是与日俱增。虽然也许意识不到,但这些知识,其实并不比高三那些书面凝结的知识跌份儿。只是术业有专攻,在一些门类钻得更细了而已。学习,将来还要继续的,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而已。
所以对大部分人来说,高考的重要性不是它给你提供了一个跳板,而是给你一场隆重的典礼,它在告诉你,往后的人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