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贲卦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似乎从第一天记录下“文明”二字,就必然有了“人”的存在——因为有了人类,所以产生了文明,而有了人类文明,才可称之为天下。
在年初大热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吴京饰演的空间站航天员刘培强在尽最后的努力来拯救地球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没有人类的文明将毫无意义。”并最终成功说服联合政府指挥部,点燃空间站作为燃料让地球免于毁灭性的撞击。
电影所刻画的对立双方很有意思,一边是代表纯理性的人工智能Moss,它在每一次危机到来之时,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做出最“合理”的判断,比如会在1秒之内算出地球自身无法避免与木星相撞,选择放弃地球并由空间站保存的“火种”延续文明。而另一边则是代表人性的宇航员刘培强,他会选择在最后一刻牺牲自己,去换那微不足道的一点希望。这种牺牲很有可能是枉然的,但电影中几乎所有人面对同样的选择时都毫不迟疑,指挥官用生命护住小女孩、洪水中的人群放弃登船的机会把婴儿托举到救生艇……如果单纯用谁的价值更大谁的能力更强谁就更应该活下去来判断的话,这些人都是不理智的,也难怪Moss被毁时说:“让人类保持理智,确实是种奢求。”
有了人性,就没办法时刻保持理性。或者说,纯理性的东西其实是无法代表人类文明的。
感性与理性共同构成了人性,但在人类之大义与价值最大化的取舍中,感性的判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谓的人文精神,多半也是由感性来主导的。而这,正是人类与人工智能、人类文明与智能所创造的文明不同的地方。
今年5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接受媒体采访,并对外界关注的华为备胎芯片、美国的封锁等等问题作出回答,42问答中所展现的大格局大气魄使人无不叹服,而在政治、战略、技术之外,任正非首次谈到了亲情,这恰恰是一个巨人最温柔也最坚定的一面,在谈到家人时,这位75岁的老人说:“抓我的家人,就是想影响我的意志,我家人给我的鼓舞就是鼓舞我的意志。女儿写给我的信说,她会长期做好思想准备,她也很乐观,我就放心了,减轻了很大压力。我要超越个人、超越家庭、超越华为来思考这个世界上的问题,否则我就不客观了。”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因为有人性这一人类共有的财富,才会有“仁义礼智信”,才不会被外界的暴乱、痛苦、喧嚣、奢靡所左右,才有了爱与希望,才能创造真正的文明。
如果文明有一天不得不驶入无人区,请不要丢失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