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出来后,一则新闻窜上热搜。据报道,第二届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武亦姝的高考成绩为613分(上海高考满分是660分),将入读清华大学新雅书院。
要知道,她早已参加了清华的“全国领军人才选拔计划”,只要过了重点线,就能上清华,更别说“差47分满分”的高分。有人说,决定一个人高度的,永远是他的内涵。武亦姝考入清华大学的消息,既是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毕竟,她的见识和气度,早已超越了年龄,征服万千观众。
2017年的春节,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开播后,16岁高中生武亦姝一夜爆红。碧玉年华、及腰长发,一双丹凤眼灵气逼人,把汉服穿出了飘逸韵味,可这些,都不是武亦姝圈粉无数的理由。她拥有2000首的诗词储备量,在节目中,她自始至终从容应对,以气定神闲的姿态,散发出超越年龄的大气。
当时,她过五关斩六将,在小组赛的个人角逐赛里9道题全部答对,战胜了百人团中的308人,罕见高分令主持人董卿都表示难得。之后,更是以本季“个人追逐战”最高分获得者的身份进入决赛,战胜了上期擂主——北京大学博士生陈更,攻擂成功。
有一期节目中,飞花令的主题字是“月”。战况一度非常激烈,几番较量之后,武亦姝念出《诗经》中《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不仅压制住对手,更令评委纷纷露出惊喜的神色。攻擂战中,原擂主陈更落败后,也不由地用一句,“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表达了自己由衷的赞美。
有人形容说,“她满足了我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更多人是为她的诗词储备量感到惊讶。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曾这样评价:“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她心里去的。武亦姝的谦逊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有诗意在她心中。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诗意就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她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百部名著千卷诗书浸过又沥干的厚重与灵气。她就是满目璞玉皆天然,没有过多表情,但眉宇间英气绵长,自在羞赧。“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不用看起来十分努力,别人煞费苦心所求,她踮脚便唾手可得的观感。
我们津津乐道于每一个充满书卷气的人儿,称赞他们“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首先“诗书”所指,绝非书本上的词句,更多的是源于生活的感悟。这样的感受或许可以说成是“阅历”。一个人的成长,往往由他的阅历所决定,阅历丰富的人很容易让人分辨。带给别人一种气质上的与众不同,或是思想境界,亦或是精神面貌。
阅历的积累途径,可以是来自博览群书,所谓“阅”;可以通过经历世事沧桑,所谓“历”。但重要的是它们都源于生活,生活处处皆学问。当你有了丰富的阅历,该有的气质会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这是强装不出来的。
生活中人们往往会选择去表现自己所不具备的能力。结果会适得其反,总被人认为是“装x”或是“炫耀”,有点知识就开始卖弄。
曾国藩一句话: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其气质。看气质并不是说看脸和打扮,苏轼那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才是真正的气质体现。当你读的好书好文中所说的,慢慢形成了你行为处世的习惯,自然而然许许多多美好善良的品质就会在你的一举一动中体现。而这种“气”,无论是大气、浩气又或柔和之气等,都已深入到你全身上下的每个细胞。
你看过的书,读过的话,它们慢慢融入你的脑海。当它潜移默化地被你记住的时候,它就会变成一个细胞,融化在你的身体里,然后成为你的气质和素质。这样子的细胞越来越多,你的气质和素质就越来越鲜明和突出。
人类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有知识和文化的传承。对普通人而言,你想知道的绝大多数自然科学问题,已经有了前人解答,你想描述和阐述不出的心情,已经有了诗词歌赋等你来读,你想了解历史的精彩瞬间,已经有了名画等你鉴赏。不求名,不为利,只为满足身为人的那一丝丝好奇心,能带着这样的心态去读书,去学习,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