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道德的守望者

2020-05-09 eNet&Ciweek/夜愿

近日,有消息称“青年大院”被微信进行“阶梯处罚”,处罚原因或因“该账号涉嫌多种违规”。目前,“青年大院”及其矩阵号“野火青年”“姨母来了”“地球上所有的夜晚”均已无法在微信中被搜索到账号,但已关注用户仍可正常打开和阅读。

此前,青年大院矩阵号凭借《没有澳洲这场大火,我都不知道中国33年前这么牛逼!》、《抗击肺炎疫情,我打心底佩服中国这个省》、《欠东北人的热搜,这次该还了》、《武汉肺炎事件,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等文章均创造出超高流量,却也引人非议。

近些年,随着自媒体的逐步发展,大量良莠不齐的公众号甚嚣尘上。媒体从最初的自上而下模式,发展到如今的自下而上模式,其门槛也越来越低。

而互联网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兴起,彻底改变了媒体的传播模式——从一对多,变成了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生产者和传播者,都是传播之网上的一个节点。

迅速涌入的大批内容生产者,并不受传统媒体的道德操守制约,他们所做的,只是在平台制定的游戏规则下尽力获取更大的利益。

大体来说,在社交媒体上最能引发人们的点击和分享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是能够刺激读者情绪的文章,也即那些令人感到愤怒、痛苦、自豪……的文章;二是那些观点符合了你既有偏见的文章。至于文章中的信息是否准确、质量是否过硬,对文章的传播并没有什么影响,甚至,质量高反而有可能会降低文章的传播度,因为如果展现的是复杂性、强调的是多方面的观点,实际上会抑制读者的情感反应,也不会迎合读者的既有观点。

因此,一些只想获得流量带来收益的媒体,逐渐将真实掩盖,亦或成为标题党,用夸张的手法煽动情绪,使文章广泛传播。

所谓媒体,本应做道德的守望者,起监察和记录真相之责。但在利益引诱之下,一些自媒体摈弃道德和良知,只为生产博眼球的内容,在媒体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这种行为,与一些投机取巧的传播者有相似的路径。曾经,一篇《争议“致良知”》的文章广为传播,关于“致良知”的爆料文发布后,很快引起强烈关注。原因很简单,尽管它是一个企业家为主体的组织,但组织运作方式一点都不高端,而是充满着匪夷所思的魔幻色彩,将传销洗脑的那套精神控制术发挥到了极致,甚至连腰缠万贯的企业家都未能幸免。

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本是自体自悟之路,却在别有用心之人的利用下,成为一种控制精神的工具。打着致良知旗号,却做着反良知之事。

一个人如果在投机取巧的路上迷途不返,就会越走越远,就好像追赶自己的影子,永远都会追不上,自己跑得越快,高尚的品格就离自己越来越远,只有放弃私心,放下那些欲望的时候,才能够真正的达到内心纯洁的状态。而这才是真正的致良知。

媒体也应如此,哪怕不能做到“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至少也要明辨是非,知行合一。

塞林格在小说《麦田的守望者》中说到:我们每个人都应是守望者,守望我们的心智,我们的理想,以防它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坠落和被自己遗忘。我会一直守望,直到那一天...... 

不是所有的崇高都是虚伪,不是所有的真诚都是造作。任何行业,要坚守自己的信念都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凡人要有所坚守,必定如此。

相关频道: eNews 读书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