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这个词似乎带着很多不同的属性,它可能是对美好的向往,又似乎是一种虚无的存在,有人把它当做对生活的精神支撑,也有人说它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乌托邦。
儿时理想
“理想”在小时候似乎更加纯粹,尽管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满是无知。“我要当飞行员!”“我要当警察!”“我要当医生!”……此时,未来能否实现似乎不是那么重要,孩子对理想的单纯与热爱似乎更加可贵。
挖掘儿时的记忆,好像自己在七八岁的时候也有对理想的窥探。似乎记得最早自己想当个考古学家,但从哪儿得到的灵感却记不清了。现在想来,彼时的一个小屁孩竟然还知道“考古学家”这类现在看来似乎也很专业、很神秘的职业。但也觉得好玩,因为对未知的探索似乎在自己的整个成长中都有着强烈的好奇,或许儿时的简单向往真的为以后的生活基调在做一些基础。
再长大两三岁的时候,小学语文开始接触到“作文”的字眼,高我几级的姐姐已经上了初中,一些中学生作文大全之类和作家文集出现在我的视野中,有印象的是那本很厚,看起来质量也很不错的作文大全,似乎在文字上对自己有一定的启蒙。彼时,“长大要当一个作家”成了一个小小的理想。而那时,一个10岁的傻小子,对“文字的力量”“思想的表达”等必然全无理解,但对“文字不仅仅是课堂书本上的‘一二三四’,也可以是‘自言自语地胡说八道’”有了一些基本的印记。
成长塑造
但到了中学,本该是在接受了些许的知识洗礼后有更加清晰可行的理想时,反而全无理想之说了。彼时考试的分数和名次似乎成了目标将之代替,也或说是更多的因素加入到成长与生活中,不再有单纯的理想。
大学时期似乎才开始对理想有传统上的理解,有了生活与职业上的规划: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未来想去做哪些工作。而且前者似乎更多一些,即有了一些基本的思想认知后,开始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开始对很多事情做出选择,开始对很多东西强烈表达喜爱或厌恶。现在想来,这些东西在中学应该就有所建立,但可能是到大学才有了较为清晰和全面的理解。
大学时期对职业上的思考似乎有些反复,这种反复或许可以看做是理想与现实的一些纠缠。从本专业的些许期待到后来的不以为然,从对一些热门学科的好奇到自学不佳带来的困难,从一些自认为热爱喜欢的东西的学习到现实因素的矛盾。现在看来,这种纠缠中似乎是对未来选择的必经之路,但似乎也察觉到自身在平衡现实与理想的过程中没有拿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我的理想主义
而如今,成长到一个似乎应该有一些真正确定的、愿意为之努力的理想的阶段时,突然感觉自己似乎在淡化它,不再一直把它作为一个人生目标去寻找。
这种“淡化”似乎和理想的“消失”是有区别的,或许说是对理想的更好理解。
这种理解似乎是在加入了一些更可靠现实感知后对生活的一些认知上的优化提升,但绝不是所谓的理想臣服于现实。心中依然对自由充满渴望,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美好充满向往。天气好了依然要去跑步爬山,去触摸自由,感受自然,感受自我。面对未知的事物继续保持热情和探索,未知的知识不断学习,去了解历史,了解科学,了解神秘的世界。依然要有嫉恶如仇,依然要有强烈的热爱和喜欢,依然保持内心重要的坚守。
这种可靠现实感知似乎是在转变到了“真实”的领域,不仅仅是在现实和理想中做好一些平衡,还是更加关注美好、简单、真实的东西。“小富即安”似乎并不是这种状态的准确表达,但也可以作为这种追求路上的一个进阶的阶段。
我的理想主义,永远热爱美好而真实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