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往常一样,渔夫又来河边捕鱼了,由于前几天都没收获,这时他不免有些失落。捕鱼的竹器——筌已经投进水里很长时间了,但他仍目不转睛地盯着筌上的浮标,就怕错过了哪怕一个小动静。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浮标动了,是一条红鲢鱼。渔夫手舞足蹈高兴坏了,他忙取下鱼,转身就往家里跑。
还没进家门,渔夫就喊了起来:“快看快看,我钓到鱼啦!大丰收!”看着笑着像个孩子的丈夫,妻子反问:“你的筌呢?多亏了它,今晚咱们才能有鱼吃。”渔夫这才反应过来,由于光顾着高兴,筌被扔在河边忘记带回来了。
这就是成语“得鱼忘筌”的大致故事内容。内容看似平常,古人却通过成语的形式,让其广为流传,起到警醒世人的作用。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成语的外延和内涵被不断扩大,最终演变出了各种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
而对于得鱼忘筌,今人有把它等同于忘恩负义,指成功之后反而忘了原来帮助其达到目的的人事物,感情色彩也更加具体,明显偏向的是贬义。而至于这意思与成语最初的原本原意是否相符,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过以追本溯源的心态看事物,或能让我们从中学到更多东西。
据了解,“得鱼忘筌”的典故最初源自《庄子·外物》一文,文章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竹器筌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后就忘掉了筌;兔网是用来捕兔子的,捕到兔子后就忘掉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语言。
与今人对成语得鱼忘筌的理解不同,在庄子的思想里,他想表达的是:筌、蹄、言都是我们做成某件事的工具,是方式,不是目的,最重要的还是在于鱼、兔、意。而在这三者中,庄子进一步想强调的是“意”,他认为:最终要获得和掌握的是事物的精神实质,而不是流于表面的辅助工具。分清主次,才能看到精髓。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语言本身并不是目的,而达到与人沟通,了解语言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减少种族隔阂,或才是我们更应该注意到的实质。
世间的道理似乎一直都是互融互通的,学习语言如此,经营企业也是如此。对于市场中什么火就做什么的企业经营之道,终究不是长久良计,重点是找到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用户运营产业链,即找到自己的“鱼”。
当然,这里并不是在否认工具论,它是实现“最终目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是,对实质的挖掘是学习本身或者企业实现成长的由浅及深的过程,而不应单单滞留于工具阶段。
工具与实质从来都不应该是两个矛盾的命题,相辅相成,才能更快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