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花未开时月未圆,寻常善待是安然

2020-05-09 eNet&Ciweek/碧潭洗砚

在身处顺境的时候可以谨慎不苟;在陷入胶着的时候可以静待花开;在步入低谷的时候可以意图在起……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似乎是在说别人的人生,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达到这般的“不偏不倚”的境地。

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是历代圣贤倍加推崇的处世哲学,也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它体现了天、地、人三者相合的智慧。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蕴,就会将其庸俗化甚至低俗化。被奉为道德至高标准的中庸,也曾蒙受知性与实践的双重误解。

譬如,在“非黑即白”作为区分是非好坏标准的时代,人们往往以自身的好恶将善恶美丑进行绝对化,而对折中调和的中庸之道嗤之以鼻,将之贬低为所谓的“骑墙哲学”,甚至将其视为平凡无能的代言。

事实上, 中庸并不是刻板固化的教条和模式,而是关于“中和”的大智慧。中庸思想的内涵就如同禅宗所欣赏的“花未开时月未圆”的境界,著名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说,中国儒家哲学的所有内涵,就是让人成圣的学问。

北宋大理学家程颐认为:“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程朱理学阐述中庸理论,对中庸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为后世的争论埋下了伏笔。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人们误读中庸之道的症结所在。俗话说,解铃终须系铃人,至于如何践行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中庸》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其所提倡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把握中庸思想内涵指明了内在尺度与外在要求、内在修为与外在践行相统一的道路。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中庸》开篇的第一句话,也是弄清中庸之道来龙去脉的一把钥匙。“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自然禀赋是天性。“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顺着自然本性行事是道,“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道的原则去进行修治。

关于天命,朱熹说:“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予物者,乃食物所以当然之故也。”在儒家思想中,天道常与人道相关联,天道与人道一致,以天道为本。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应“制天命而用之”,而做到天道与人道的契合的关键词就是一个“诚”字。

“诚”即真实无妄的状态,所谓“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回落到为人处世的智慧则是自诚而至,即自我成就。回归到经世致用的层面就是至诚而治,即诚不我欺。可见恪守“诚”,是人生修为的基本守则,是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宝。因而,《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庸之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论,是影响人们价值取向的思想立场,也是衡量世人品行的精神标尺,同时也是支撑文化传承的人文纽带。其最大的智慧就在于通过参悟“天道”来拿捏“不偏不倚”的尺度,在这一点上过犹不及与矫枉过正都不足取。

所谓“射有似乎君,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唯有以慎独的心态去要求自己才能让人生之路不偏离航道,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方向比方法更重要。如果方向错误,越努力越会适得其反,如果方向正确,到达终点就只是时间问题。

作为传承数千年的文化的精髓,中庸早已镌刻在了人们道德人格的灵魂深处,也已渗透到了人文领域的每一个角落,充溢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庸之道绝不是让我们做遇事砌墙的老好人,也不是让我们对标无欲无求的佛系人生,而是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明了人生的真相,做一个觉悟的、有智慧的人,做一个能够遵循天道规律的人。

“可以与天地参”,就是中庸之道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关频道: eNews 读书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