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2020-05-09 eNet&Ciweek/跨越彩虹

我于最近愈发感觉到“未知全貌,不予置评”的重要性,是在拜读了国学经典《传习录》之后。

说来惭愧,在读此书之前,我对阳明先生唯一的印象是“心外无物”。在高中哲学课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那个部分,列举了这样一个观点“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于是,唯物主义哲学理论对此进行了深刻批判。我对阳明先生的刻板印象便也由此产生。

多年后,当我开始研读《传习录》,我才意识到,被一叶障目的自己是多么的傲慢和无知。王阳明生当明中叶社会动荡、整治腐败、学术崩颓之际,以其文治武功救江河、立学说,堪称一代圣贤。

其实,由于《传习录》一书涉及大量《大学》、《孟子》以及宋代理学的内容,所以我对很多观点都一知半解,打算以后结合其他典籍再行研读。但是,经典的独特之处大概就在于,即便只是粗浅了解,也会被思想的力量触动。

书中有一个观点我特别喜欢,在谈及对杨朱、墨子等人的评价时,先生说:“故言之而是,虽异于己,乃益于己也;言之而非,虽同于己,适损于己也。”如果整个社会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这样的社会是可怕的。而如果人只能接受与自己一致的观念,那他无疑会陷入狂妄和狭隘的深渊。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看法更为可贵。志同道合固然是理想状态,但益友的标准不应当是是否与你同一阵营,而是交流是否出自真心。陌生人之间,也是如此。立场不应当成为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理越辩越明。

在读《传习录》之前,“知行合一”曾多次作为勤学标准被提及。知道是一回事,实践是另一回事,于我而言,它早已不陌生。但令我吃惊的是,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是真的“合一”,他多次提出,“知”“行”统一,二者是不分先后的。缺少“知”的行不是真正的“行”,而没有“行”的知不算真的“知”。二者同样重要。如果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学习心学的话,即便你能把《传习录》倒背如流,能对《论语》、《孟子》等如数家珍,离开了“行”,不切实去做,那仍然是镜花水月。因为,自始至终,这都是一门实学。只有自己践行了才能知道。

看过阳明学,对道庄,佛禅有恍然大悟之感。以致于基督教,若是基督如唯物论所批判表面如此荒谬,何以西方社会上下乃至精英信之如此众?只因入窄门为基督近神之意境。因此,永远不要管中窥豹,并傲慢地坚持这就是全部。

许多观点初看便觉一叶知秋,但细究先生本意后方知自己的浅薄,这样的心路历程一直贯穿着我读这本书的始终。它不止在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给了我启发,更就“未知全貌,不予置评”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

相关频道: eNews 读书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