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过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个富人背着一筐金银财宝去寻找快乐,走遍了千山万水。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农夫哼着山歌走过,他觉得农夫看起来很快乐,便向他讨教快乐的秘诀,农夫听见他的话放下锄头,笑道:“哪有什么快乐的秘诀,不过是把身上背负的东西放下就可以了。”
是啊,我们都在像富人一样寻找着快乐,却没想过放下就是最大的快乐。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背着一个行囊,随着成长,行囊里的东西越来越多,回过头去看,不过是内心渴求的源源不断的欲望。我们渴望着成功、渴望着金钱带来的满足、渴望着被众人瞩目,也许,我们会把这一个一个短暂的“欲望”叫做目标,可随着一个一个目标的达成,会有更多的目标衍生出来,就像是一个黑洞,一个欲望的黑洞。
我们总觉得目标的实现能带给我们什么,却不知道在这条路上也在不断地失去着什么。“放下”不是鼓励大家去做一条没有梦想的咸鱼,而是认真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那个被欲望掩盖的,来自本体的真正的声音。
在计划做一件事情之前,我们大概率会先去想这件事情做成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应该去做些什么才能保证不失败,诸如此类的问题总会贯穿落实一件事情的始末,因为太过注重结果,往往会让人忽略了整个过程。
但也常因为在乎的太多,却又往往一事无成。
般若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鲜少有人将生活与禅理联系在一起,总觉得禅宗佛学高深莫测,整日投身于其中的人大抵不食人间烟火,却不知,人生正是一场修行。
六祖慧能主张“见性成佛”、“即心即佛”的修行观,王阳明心学也是一门“致良知”的学问,足见,心乃本体,修身远远不如修心。
倘若用“致良知”功夫去做学问,去做事,应无不成者。正因为被过多的外事或小我思维所牵绊,才难以做到真正的“致良知”。
阳明先生说,“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方能知行合一,当我们发自内心的想做一件事情,而不是觉得应该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真正享受投入其中的乐趣,又怎会觉得苦闷呢?
一切的苦闷不过是因心而起,而一切快乐亦不过是因心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