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一出现就承载了信徒们深深的精神寄托,人们吃素念经、礼佛拜忏,都是为了祈求佛祖保佑自己,尤其是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这种愿望更加深切。但其实,无论是不是佛教信徒,佛法对于一个人的意义远不止祈求保佑与心安。
《坛经》开篇,弘忍大师召集所有的弟子,说:“世人如何解脱生死是很重要的问题,你们整天只知持戒修善追求人天福报,而不知修慧,脱离生死苦海。你们自我本有的佛性如果迷失了,做功德、求福田又哪里能救你们脱离苦海呢?”
只求福田,不懂修慧,这正是很多人对参禅、寻悟的偏离之处,或者说是处在修习佛法的的最浅的层次。
亲近佛教,渴望从虔诚地敬香、拜佛、供养中能获得健康、平安等各种功德利益,这是有所求,求福德智慧、求自我的净化、求诸事的圆满。但苦难的世界渺茫无际,就像弘忍大师说的,只知道求福田不知修慧,是没办法真正从苦难里出来的。为此,必须时刻进行自我修行。
通过不断的实修,人可以慢慢地从种种迷惑中挣脱出来,明白这世上所有的错误都是人心所现。而要想出来,就必须看破这种幻影。《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一味地求“如来”,是不能见到真正的“如来”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只要用自己清净的本心,就能参悟成佛。宋代青原行思禅师曾说,参禅有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悟渐深,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彻悟后,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无论是看山还是看水,根本都在于内心。而这不仅仅是指参禅,更是概括了人的生命过程。学习、事业、爱情,都是同样的道理。
王维曾谈治学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我看来,王维的治学三境界和青原行思说的参禅三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人在经历了诸多事情,生命的厚度被增加之后,会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越来越明白自己清净的本心。在达到这一境界之前,修炼之路漫漫。
总而言之,修行如同心灵的跋山涉水,每个人都应该时时省察自己所处的境界,立志,发愿,精进,解脱。修慧既成,福田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