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淌的历史中,很多东西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那些能被保存并流传的,也就成为了经典。很多人都无法相信,却又可以理解的是,几千年前总结的经验,到了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依然掷地有声。
《大学·中庸》虽不是句句在理,但大多数都发人深省。而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那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乱;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毛泽东同志在引用这句名言时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没有准备的盲目行动,只能是虽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预,就是准备,是努力,是奋斗,是实践,是付出;立,则是成功。有了精心的准备,艰苦的努力,不懈的奋斗,扎实的实践和巨大的付出,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所以说,预是成功的基础,不预则是失败的根源,从做事来说,有无事先谋划和准备,对事情的成败至关重要,有的人,却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事前思考上,就仓促上马,盲目行动,运动中遇到问题,再来解决问题,所以浪费在调整工作方法和目标上的时间比花费在事前思考上的时间要多,效率反而很低。有的人,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事前思考上,把所有问题都考虑好,行动起来就会很顺利,很节约时间,效率很高。“磨刀不误砍柴工”和“慢决策,快行动”就是这个道理。
古今之成大事者,必对所成之事做深刻剖析,做到充分准备,方可成功。楚汉相争时,如果没有张良的“运筹帷幄之中”,刘邦便无法决胜千里之外;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纷乱战争中,如果诸葛亮对每一次战事不做预先准备,无“神机妙算”之能,当今历史中便无“火烧赤壁”之事,更无三国鼎力之说。可见,凡事“预先准备”对其成败具有重要影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自古已矣,至今尤重。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科技日新月异、变幻莫测,生活节奏快马加鞭,生存挑战接踵而至,生活压力举步维艰。生活中,这样的影子总不绝于耳:如果我早一点行动的话,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如果之前都安排好的话,现在就不会这样了;如果我详细了解过的话,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必须事先对事情做充分的分析、对结果进行科学预见,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具体行动,促使事物向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这里的计划不仅仅指当前所要做的工作,还有长远的目标与计划,每一个目标都要有更精细的计划。做事没有计划,结果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是“盲人摸象”一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生活对于没有计划的人来说,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预则废”,如果只顾眼前的行动,不假思索,不顾长远的结果,必然会给工作和日常生活带来失败与挫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出科学的计划,事事未雨绸缪,就立刻行动吧,学习和工作将会变得有条不紊,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