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宣公二年》里面有句话:“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它的意思是,一般人都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呢?但是犯错了后知道改正,天下没有比这更好的了。这句话正好与王阳明先生的“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不谋而合,一个人的可贵之处,不在于没有过错,而在于能改正错误。
对、错是两个阵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是非善恶也有一个普遍认知,当然这受益于越来越完善的法律条文、行为规范等标准。虽然普遍不代表绝对的正确,但是我们却在这条通往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人们都知道发扬好的,摒弃坏的,那么在条文规范确立之前,人们对好坏又有怎样的理解呢?
对“对错标准”的理解
春秋时期,有这样一个故事。话说当时的晋灵公生性残暴,时常借故杀人。
一天,厨师送上来的熊掌炖得不透,他当场就把厨师处死了。知道事情的赵盾、士季两位正直的大臣就进宫劝谏。晋灵公当然不听了,还应付性地说“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
此后,晋灵公依旧我行我素,残暴如常。相国赵盾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再次劝谏,却不想引起了晋灵公对他的厌恶和多次暗杀。故事的结局是晋灵的阴谋未能得逞,最后反被赵盾的弟弟所杀。
单看这个故事情景,其实在对错的标准的问题上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厨师烹饪出现问题,未能尽好自身的职业本分,是过错一方,受到相应的惩罚是理所应当;晋灵公行为残暴,随意剥夺别人的生命,引起公愤也是情理之中。
厨师错了,是因为熊掌炖得不透;厨师也可能没错,比如晋灵公当时因为心情不好误以为熊掌没炖透;或者厨师和晋灵公都没错,只是两个人对熊掌是否炖透有不同的标准。
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对错、是非的判断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在没有前提的语境下,对错似乎没有绝对的界限。就比如很多人对具体事物的判断,多依据于自己特定的生活观念,这就导致了千人千面的现象。
所以在西方哲学里,正确只能是特定语境下的正确,这种说法是站得住脚的。
过:是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
现实生活中,对对错的判断是需要谨慎的。抛开特定语境下绝对的对和绝对的错不谈,在王阳明先生的“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中,这里的“过”或许还有另一层意思。即,过:是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
在事后反思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说“不应该”“要是选择另外一种方式就好了”等等类似的话。马路上,遇到礼貌问路的路人,由于正在打电话,你随手指了一下方向。你事后反思,当时要是再细心解说一下就好了;路人事后反思,别人正忙着打电话,当时真不应该打扰。
上述场景中并没有谁错,甚至大家都很友善,只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采用了不恰当的方式,并思考了自己可以改进的地方。
有人说,再白的纸,放在显微镜下也能挑出些斑点纹路来。是啊,再圣贤的人,即使大家都觉得他无可挑剔,也有可以提升的空间,只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要求不一样罢了。
小人无错,君子常过,君子反求诸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