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后,其教义思想也在适应中国文化特征的同时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进入隋代以后,宣扬普度众生至极乐世界的大乘思想逐渐盛行。到了中唐时期,彻底中国化的禅宗思想兴起,主张入世修行、顿悟成佛,体现出佛教与儒家思想的融合,这对芸芸众生的为人处世也有着很大的裨益。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是六祖慧能对出世佛法提出的全新看法,这一偈语鲜明地反映了禅宗的人生观,指出佛法不在天上而在人间;佛法要教化的不是天地神仙,而是芸芸众生;觉悟成佛的场所不是在世外,而是在世内。如果离开人间这一现实的生活场景去寻求所谓“觉悟之道”那无异于于寻找兔子头上的犄角,终将是一场徒劳无功的修行。
入世修行可以说是六祖慧能为学习佛法的人提供的方法论。因为人们经历的很多事物都是因机缘而生,只有在这些机缘下去觉悟自己的内心,才能从中参悟佛法的精要。如果离开了活生生的生活去寻找佛法的实质本来那就有些舍本逐末了,所谓的离世索居可以用三个字来总结,那就是断、灭、空。
对于那种一味寻求个人超脱的行为,六祖惠能在看来就是“邪见”。他曾明确地加以批判:“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欲修佛道,只要发心向善,哪里都是修道场,行、走、坐、卧皆是修行。惠能就此也明确表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并认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恶之人,在家若修,如东方人修善。”
值得指出的是在世界修行就难免与世俗人和世俗事发生“剐蹭”,那么如何在修行中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将是对修行人的入门级考验。禅宗强调的是众生平等,作为人,无论男女、凡圣、穷富、智愚、丑美、僧俗,其先天所具有之清净佛性是平等的,其成佛的根基也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内在的佛性才是根本,外在的修行则是次要的。
《六祖坛经》这样告诫修道人:“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也就是说,诫修道之人不要总看到别人的错误,只有除却了非难别人之心,才能打破烦恼束缚。现实生活中,我们未必都能成为弘扬佛法的信徒,但是在生活中做到“自省己过,善覆他罪”,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也会提升自身的修为。
古人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是这个道理,这或许就是入世修行所应该持有的基本态度,也是导人向善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