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的小说里有一段话,大致是这么说的,“明明你那么善良,可我就是恨你,我恨你抢先实现了我的理想,我恨我当初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我恨我自己的懦弱,恨我运气不够好,我把对我自己的恨一并给你,全部用来恨你。让你带着世人的骂名下地狱。在你死以后,我再继续恨你。”
现实中或许没有小说如此极端,但却不乏心底深处藏着疤的,执着于某件事而放不下的,这些都是痛苦的根源,而大多数人似乎都不知该如河处理它们。
一些人选择默默接受,期望通过时间去抚平一切,可伤疤不是被风卷起的衣角,无论怎么抚都是抚不平的,最后只能在心底里溃烂,伤及肺腑。
另一部分人的方式可能就比较极端,当承受不了这种痛苦时,他会选择将这些痛苦转移给其他人,咆哮、责备、伤害...通通都发泄到他认为那个让他感到痛苦的人身上。可真的是那个人让他痛苦了吗?
曾经听过这样一段话:某个时间,你不喜欢周围所有的人,讨厌周围所有的事,可现在回想或许,你只是不喜欢当时的你罢了。
执着于他人的问题的时候,是否真的看到了自己的心,将痛苦发泄给别人的时候,是否回归了一片清明。
答案大多是没有,他会带着这份恨意,从生到死。
乍一听,似乎觉得不可思议,不禁想问,难道这么长的岁月里,他未曾有一刻想过放下吗?
当然想过,毕竟谁也不想一直痛苦下去,可...放不下。
放不下,世上很多的人,包括我自己,常常会陷在一件事情里难以自拔,我知道这样会痛苦不已,可就是无法放过自己,与自己和解。
我们都被困在了小小的一隅,找不到纾解的通道。
《六祖坛经》这本禅宗著作或许可以为我们拨开迷雾,释疑解惑。里面讲到,若能了悟般若智慧,不住不执,见自本心,识见本性,就能解脱无碍。
那么如何才能见自本心呢,什么样的人才能见自本心呢?本心到底是什么?真的能帮助人们摆脱烦恼吗?
对于一个对佛教思想初有了解的我来说,不免有诸多疑问。对于佛教的了解,大多是从宝相庄严的佛相和寺庙里诵经的师父那里开始的,但佛教真正的思想内涵却是从《六祖坛经》这本书里才有真正的感悟。
佛教早在西汉就传入中国,佛教徒众多,但真真正正懂佛的有几人呢?每日焚香诵经,静坐参拜就一定能成佛吗?相反,整日忙于生活,奔波劳碌就一定与佛无缘吗?
六祖慧能早在他所在的时代就说过,“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每个人身上都有佛性,只是被一些凡尘俗物所蒙蔽了,清静佛性在每个人念念不忘的自心之中,众生皆可成佛。
万事万物因缘而和,花草树木,人鱼鸟兽在同一个地方存在,却在各自的世界里探索,任何事物的相遇都是转瞬即逝的缘,都是虚幻无根的。
所以身边一切的外物看似是实的,其实都是空的,仔细想想,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有什么是能终身伴随的呢,是儿时的玩具,珍贵的相册,还是你的父母,你的伴侣?没有,这个答案听起来无比绝情,我们不禁感到迷茫,这一生忙忙碌碌到底得到了什么。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外界的一切都是空的。那内心呢?我们可以向内求索,忘乎自己的身躯,只看自己的本心,找寻那个清净的地方,用心去感受它。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曾经的烦恼,痛苦都是那么的渺茫,你不禁自嘲,自己竟在那么小的事情上纠结不定。
你惊讶于自己的变化,因为就连你自己都没有发现,你早已不是那个只藏在小小身躯里的自己了,你的心里早已装满了日月星宿、山河大地。
而此刻,你已经不会为这个小小的变化而欢呼雀跃了,但你也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悲伤,因为你即将看到自己的本我智慧。
一旦得到,它将与你永远相伴,从生到死,从繁盛到枯萎。到了那个时候,你会发现,其实生死也早已不是什么要紧事了,因为你会看到极乐。
极乐世界,有些人一生都在苦苦寻找这个地方,它很难找,因为它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它也很容易找,因为它就在你的心中。
那么佛到底是什么?
它不是人,也不是神,它其实就是你自己。
你可以成佛,我也可以成佛,众生皆可成佛,难就难在如何明心见性。
识见本心,自然不必拘泥于形式,入世就是出世,真正能见心的,就是一瞬间的事,是为顿悟,顿悟即见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