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宋代大儒朱熹曾在《四书章句集注》这样注解:“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时之近。”;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杨伯峻先生这样翻译:“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国学大师曾仕强先生给出过这样的解读:“我终于悟得道理,那就让不知道理的时候死去吧。(朝夕非时间,而是阴阳)”
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招来千百年来名门大家的各种解读。到底要如何理解这句话呢?从孔子与老子的四次对话中或许能够寻到一些线索。
孔子一生中,有四次问道老子。第一次拜访老子时,孔子年仅17岁,正碰上老子在鲁国主持葬礼。第二次拜访老子时,孔子34岁,事业小有所成,踌躇满志,遂向老子问“礼”。没想到老子当头就是一盆冷水:“你说的礼是死人留下的,已过时。良贾不露锋芒,君子大智若愚。”孔子听后三日未语,感叹老子深不可测。孔子第三次拜访老子,谈论“仁义”。老子说:天地日月星辰都依规律而行。你急着标榜仁义,如同敲鼓去找逃亡的人,鼓声越大跑的越远。孔子回去后开始研究易经。
同样是《论语·里仁篇》:“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可见孔子对于“仁”的思考。
第三次拜访老子时,孔子已经五十有一,但仍然没有领悟大道。老子告诉他:“道”不可献人,不可传人,无法说清。大道无形,不可得,不可说;可得可说皆非道也。当你对道有正确认知时,道就会驻留你心中;当你行为符合道时,道就会在你身上体现。孔子回去后,三月闭门不出,终于悟道。然而孔子之“道”,绝非老子之“道”。
从孔子自叙“得道”而不离“化人”不难看出,孔子之“道”,乃入世之“道”。正是这一原因,他的学生在汇编其语录时,将有关“道”的内容多列于“里仁”篇中,将“道”与“仁”联在一起。孔子告诉学生曾参:“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心领神会:“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在晚年回顾自己一生“求道”经历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孔子从十五岁“始于学”,到五十岁“知天命”,经历三十五年。
“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一种境界,在天地、在众生。而你我,是否会用一生去闻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