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
古希腊人认为最小的粒子是原子,而如今科学界已经发现原子下面还有质子、中子、电子、夸克、中微子等等,人们普遍认为物质就是由一个一个点状粒子组成的。
这套用粒子来描述各种事物的模型,也就是我们目前使用的标准模型理论。
引力
标准模型历经了严格的考验,到目前为止各种实验都没发现什么问题,但是标准模型有一个缺陷,就是只能描述四种基本力中电磁力、强力和弱力这三种。
但是,却无法解决引力的问题。
弦理论
弦理论则认为,宇宙并不是由粒子构成,而是由一根根震动的琴弦组成的,如果我们把一个基本粒子不断放大,就会发现这个粒子是由一个小小的环构成,每个粒子都是一根无限细小的、像个橡皮筋一样的环,并且在不断地震动。
平均长度即普朗克长度,只不过以目前的观测技术来看,它只是一个点罢了,这就是弦理论的核心理论。
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冲突
如此,弦理论就可以把四大基本力都囊括到一个框架里面,更可以解决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冲突,因为这个冲突是发生在普朗克长度以下的,但在弦理论中,空间不是无限可分的,最小就到弦了,因此讨论弦以下的尺度自然也就失去意义。
设想
如果这一设想成立,那么将侧面佐证因果性对于认识事物的价值与地位。
不确定的对象
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也是同理,对象本身就是不确定的,人为去测量,也就是与一个不确定的对象发生作用,只有作用发生完了以后,我们才可以确切地知道对象的状态,而对象的前一个状态是不确定的,自然也就永远无法推测出在没有发生作用之前(观测前)对象究竟是什么状态。
作用
换言之,物质的存在就是它的作用,因为有作用(人为感知),物质才呈现着空间、时间等方面的特性。
客体只是作为主体的表象而对主体存在,表象的每一特殊类型也就只为主体中相应的特殊规定而存在。
因果必然性
扩展开来,世界本身是不确定的,但无论我们是用一种确定的作用方式,或是不确定的方式去作用这个世界,这个世界都会变成确定的,这就是人为什么有内在的主观能动性,只要与对象发生了作用,则一定会有后果发生,这也正是因果必然性的体现。
人的主体性
所以知行合一,有行必有知,有知必有行,这是一个完整的和必然的过程。
人的主体性就体现于选择的自由与多样性,但这个过程必然受自身偏向与本性影响,通过行了解知,通过知了解行,了解自己的内心,才能展现人的主体性。
世界的本质
从这个角度讲,人又是不自由的,外在的需要与内在的动力都在迫使着我们沿着必然的轨迹前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晰自己的使命,去逼近世界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