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2021中国呼吸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50强

2022-06-20 eNet&Ciweek/欣遇

2021中国呼吸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50强
S/N医院专家
1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钟南山
2中日友好医院王辰
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瞿介明
4中日友好医院曹彬
5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陈良安
6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为民
7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二医院沈华浩
8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伟
9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陈平
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杰
1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童朝辉
1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孙永昌
1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玮
14中日友好医院代华平
15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胡成平
16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宋勇
17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占成
18同济医科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强
1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茂
20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宋元林
2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周建英
2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解立新
2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肖伟
24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王长征
25上海市肺科医院徐金富
26天津市海河医院吴琦
27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陈亚红
28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肖毅
2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金阳
30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曹洁
3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刘辉国
32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冲
3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国俊
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海潮
35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阎锡新
36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时悦
37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杨拴盈
38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应可净
39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傅恩清
40北京医院郭岩斐
41广东省人民医院高兴林
4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孙德俊
4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赵立
44山东省立医院林殿杰
45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刘晓菊
46福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曾奕明
47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禹标
48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晓民
49江西省人民医院李秋根
50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费广鹤
2022.06德本咨询/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颐丰卓朗联调(不分先后)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成立了

2020年7月26日,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第一年,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成立。在成立大会上,国家呼吸医学中心首任主任王辰院士表示,我国呼吸疾病危害严重,但防治能力不足,长期以来成为国家疾病防治及健康促进整体工作的“短板”,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更凸显了人民群众对呼吸疾病防治能力整体提升的迫切需求。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对呼吸学科发展的高度重视。

《黄帝内经》讲“肺为娇藏,邪必先伤”。在人体三大开放脏器中,皮肤可以遮蔽、消化可以不吃东西,但是呼吸系统不可闭合,是三大开放脏器里面最开放的,也是最易受外界影响的。在多脏器衰竭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发生的第一个衰竭的脏器,也往往是肺部。

根据国家卫建委数据统计,我国医院呼吸系统疾病就医出院人数从2011年的552.48万人上升至2018年的1260.42万人。2016年1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在首届呼吸学科建设明道讲坛暨全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班主任研修班上表示,“过去几十年间,肺脏是一个饱受迫害而没有维护的脏器,别说预防,连治疗都不规范。明摆着,肺脏已经成为短板了,按照木桶原理,肺脏就是那块漏水的短板,需要我们补起来。”

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中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ICU——重症监护室,其发展历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重症监护室ICU,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基本上是在少数医院采用简单的人工呼吸或麻醉用呼吸机进行,直到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危重症疾病诊治的需求,我国ICU才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呼吸学科技术不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呼吸病学和危重病学捆绑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呼吸危重症和介入的治疗,进入了现代呼吸病学的阶段。在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捆绑式发展基础上,呼吸与危重症专科医师具有较强的对危重症患者的判断和救治能力,ICU工作的医师拥有对生命支持及基础疾病和并发症进行诊治防的综合能力。

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驰援武汉的4万余名医务人员中,就有六千多名呼吸与危重症专业学科的医护人员在关键岗位上,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在抗疫斗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面对SARS、新冠病毒肺炎这样的突发性传染疾病,医务界人士和社会各界都承担了重要的防治责任,但专业性最强,最能了解这些疾病的本质,最能从医学上掌握这些疾病的发展规律,最该在专业上有所担当的,是呼吸学科及其医务工作者。

作为首批国家卫健委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建设“三级医院示范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系病)一直秉承着“万事皆小,生命为大”的宗旨,在2020年武汉疫情严峻之时,奋战在方舱医院、重症病房等救治一线,在武汉前线率先开展ECMO、血浆置换、气管插管、俯卧位通气、肺康复等急危重症救治技术,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架起生命之桥。

从非典再到新冠肺炎,从发现、诊断再到治疗甚至危重症救治,呼吸学科都承担了最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呼吸疾病突出、呼吸道传染病频发,防控呼吸道疾病是中国对于人类和全球都应承担的责任。在呼吸治疗领域,人才、时间和技术的作用很大,但往往这三者都很缺乏,其中人才的培养是关键,专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在如今后疫情时代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结语

2016年10月,我国制定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以“健康中国2030”为目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不断改革创新、追求卓越,才能在制定卫生政策时,就呼吸病的防治提供专业的卫生政策建议,进而推动整个呼吸与防治事业的发展。

大医精诚,一千三百多年前,唐代药王孙思邈称医者应“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千百年来,医者们抱着至诚之心打败了无数种疾病的恶魔,持续提升人类的健康边界,是值得尊敬的人间天使。

相关频道: eNews 排行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